“郑海,你们这是要去哪里?”
在城门口,张玉叫住郑海。
“参见张老将军。”郑海向张玉行礼,“恭喜张老将军晋升为北平都司指挥同知。”
济南之战,燕军虽然没能攻下济南,但回到北平后,朱棣给诸将都升了官。
都指挥佥事张玉、朱能、丘福、谭渊、李远等人一同晋升为北平都指挥同知。
在中央,明朝的军事指挥权集中于五军都督府,分别为中军、左军、右军、前军、后军五个都督府。
都督府的官职由高到低设立左都督、右都督、都督同知、都督佥事等。
在地方,军事指挥权由都指挥使司(简称都司)掌管,实行卫所制度。
都司中官职由高到低有:都指挥使、都指挥同知、都指挥佥事、经历等。都指挥使官阶正二品,都指挥同知官阶从二品,都指挥佥事官阶为正三品。
府之上设立卫,府之下设立所。一卫有5600人,长官为指挥使。一卫辖属5个千户所,一千户为1120人,长官为千户。
卫指挥司中官职有:指挥使、指挥同知、指挥佥事、镇抚、经历等。卫指挥使的官阶为正三品,卫指挥同知官阶为从三品。
从官阶品级来讲,卫指挥使的品级与都指挥佥事相同,都是正三品。在从属上,卫所从属于都司,同品级的都指挥佥事权限比卫指挥使大。
郑海是飞龙卫的指挥使,理论上他的品级比晋升为北平都司指挥同知的张玉、朱能和李远都低一级。
但飞龙卫的性质与锦衣卫类似,职权与一般的卫指挥司不同。它直属于燕王朱棣,其地位很高。
郑海对张玉很尊敬,可不单单是因为官职高低,更因为张玉的为人。
张玉是老将,能文能武,有儒将之风,多有计谋,堪称朱棣身边的谋将。
张玉呵呵一笑,额头上出现几道皱纹:“郑海,多亏你为我们清除城墙上的阻碍,要不然,我也不能这么快就拿下城墙。”
“郑海不敢邀功,这攻下城墙的功劳,将军功不可没。要不你率领勇士登上城墙,那也不可能一战定乾坤。”
“呵呵,你就别推辞了,你与殿下的计划,我是知道的!”张玉一手按着腰刀,一手摸着胡须,满脸笑容。
张玉这么说了,郑海也不好再推辞什么。这功劳大小,他并不关心,他关心的是如何扩大战果。
见郑海不再推辞,张玉又道:“让老夫猜一猜,你带着他们,是不是要往城南去?”
李远与郑海相互对视一眼,都感到意外。
张玉笑着问道:“你们想绕道城外渡劫徐凯他们对不对?”
“没错!郑海确实是这样想的,”郑海向张玉抱拳,“老将军真是神机妙算。”
张玉自己分析道:“如今,我军攻入城中,一时间徐凯等人还没反应过来。一旦他们回过神,极有可能弃城而逃。敌军溃逃只有两个方向,要么向西逃往保定,要么向南,逃向盛庸所在的德州。”
一旁的李远问道:“张将军为何这么笃定,我们一定是前往城南,而不是城西呢?”
“哈哈,因为徐凯残部一定是往南突围。”张玉笑着回答。
“何以见得?”李远问。
张玉看向郑海:“郑海,你跟他解释一下吧!”
郑海解释道:“向西逃,前往保定,不仅路远,而且要渡过几条河流。如果被我军尾随追击,那徐凯是插翅难逃的。因此,他只会选择向南突围。”
张玉与李远同意地点点头。
张玉笑着道:“老夫原本也打算派兵前往城南,截断他们的后路,既然你们打算前去,那这堵截的任务就交给你们俩了。”
郑海与李远对张玉抱拳行礼:“是!请老将军放心!”
郑海与李远带着飞龙卫与燕军的一路士兵前往沧州南门外设伏,将向南溃退的徐凯等人堵住了。
经过一番血战,燕军顺利拿下了沧州,生擒南军主帅都督徐凯、程暹,都指挥俞珙、赵浒、胡荣等人,斩首万余级,获马九千,其余敌军全部投降。
朱棣召见徐凯等敌军高级将领,扣留主要敌军将领,遣送到北平,下令释放被俘虏的士兵。
燕军俘虏的南军士兵多达数万人,逐一鉴别身份后,释放俘虏士兵,一直到黄昏十七,仍然有三千多名士兵还没来得及释放。
郑海打算第二天再将俘虏遣送离开,可是当天夜里,谭渊令手下杀掉剩下的三千多人。
一直以来,朱棣对于郑海的优待战俘政策都很支持,执行的效果也很好。优待战俘,在打败李景隆的几场战斗中具有重要作用。
可谭渊竟自作主张坑杀了三千名俘虏。
听说这件事后,朱棣很生气。
朱棣责问谭渊:“谭渊,你可知罪?”
谭渊一脸络腮胡,朗声道:“殿下,杀战俘是我的命令,与兄弟们无关。你要罚,就罚我吧!”
“谭渊,虽然你英勇善战,功劳不小,但你为何要擅自杀战俘呢?”朱棣气得瞪圆了小眼睛,“你一个人的性命,能够抵偿这三千人的性命吗?”
谭渊扭头瞪着郑海,眼中有怒火。
或许,他将郑海当成了打小报告的小人,或许,恨郑海提出优待俘虏的政策。
总之,谭渊瞪着郑海,没有回答朱棣的话。
郑海站在一旁,心中很无语。
他摇摇头看向旁边的其他人。
大帐里,张玉、朱能、丘福等人全部站着,没人说话,也没人替谭渊求情。
朱棣盯着谭渊,气愤道:“我每次打仗,都告诫你们不要滥杀、嗜杀,其他将领都能听从我的命令,只有你好杀嗜杀,你告诉我为什么?!”
“殿下,这些士兵都是从各处挑选出来的精兵壮士。如果放他们回去,下次他们再次参加朝廷的军队,一定会再次威胁我军。与其如此,我觉得,还不如将他们全部坑杀了呢!”
“你!”朱棣气得不行,眼睛死死瞪着谭渊。
谭渊避开朱棣的眼睛,微微低下头颅。
“照你所说,凡是与我们为敌的人,就一定要杀掉,杀光为止!”朱棣拍座而起,大声问道,“那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,你杀了多少?!你杀得完吗?!”
“要是都像你这样,我们要杀多少人?你真是麻木不仁!”
朱棣的大怒,营帐中无人敢说话。
谭渊低头不语。
“殿下,谭渊的初心是好的,为的是我军少许伤亡,还请殿下饶过他这回。”张玉带头站出来,为谭渊求情。
丘福上前附和道:“是啊,殿下,念在谭将军初犯的份上,请殿下饶恕谭将军。”
“请殿下饶恕谭将军这一回。”诸将纷纷为谭渊求情。
朱棣还是有些气不过,看向一身平民打扮的郑海,问道:“郑海,你说,本王该如何处置他?”
“殿下,谭将军虽有错,但并非故意违反军令,这一次就饶恕他吧。”郑海同样为谭渊求情。
谭渊与郑海有些不对付,平时常与丘福挤兑郑海,但郑海并不因此嫉恨谭渊。
同在燕王帐下办事,郑海还是希望所有人能团结一致,共同辅助朱棣成就霸业,并不在意这些人的小九九。
朱棣瞪着谭渊,怒气犹在。
张玉上前,微笑着道:“殿下,您看郑海都回来了,还帮我们拿下了沧州,这大功臣的话,您总该听一听吧!”
“哼,听到没!看着郑海的份上,这次本王不追究。要是还有下次,本王定将你军法处置。下去吧!”
见到朱棣大发雷霆,谭渊这才后怕。
谭渊退下时,郑海发现他的额头上渗出了汗水。
可谭渊在退休前,又瞪了郑海一眼,眼中依旧是不服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