吹牛是一种特殊的技能,朱棣如是说。
当李景隆率领50万大军进驻河间府时,燕军大军正在前往永平的路上。
燕王的将领们心态出现了问题,在支援永平的问题上再次出现分歧。
是继续救援永平,还是返回防守北平?
燕王朱棣与郑海走进吵闹的大帐,诸将停止争吵,都看向燕王朱棣。
“大家了解李九江吗?”朱棣先问了一个问题,不等众人回答,他又道:“我对李九江这小子太熟悉了。”
众将领安静下来,侧耳倾听。
他们都想听一听,了解一下敌人的最大统帅是个什么样的人物。
兵法云,知己知彼,百战百胜。
作为一位带兵的将领,将领们都竭尽全力想要了解自己的对手。
“李九江就是豢养之子,智商平平,缺少谋略,刚愎自负,并不擅长带兵,更没有经历过什么像样的大战。让他率领五十万大军,那就是朝廷自己给自己挖的坑!”
郑海带头点头,众将中也有不少人点头赞同。
李九江就是李景隆,九江是李景隆的字。
朱棣的话半真半假,有真有假。
李景隆相对于朱棣等人来说,却是犹如豢养的孩子,温室里的花朵。
但说李景隆智商平平,缺少谋略,这就有些故意贬损了。
早在洪武年间,朱元璋就多次让李景隆在湖广、陕西、河南等地练兵。朱棣说李景隆不擅长带兵,这也是故意贬低的。
不过,李景隆没有经历过大的战争场面,没有打过大仗,这一点确实是真的。
见众将领认真倾听,朱棣接着说道:“以前汉高祖刘邦,知人善任,能够掌控天下英才为自己服务。他所能率领的军队人马不过十万人,只有韩信才敢诡辩说自己领兵是多多益善。”
“李九江算什么玩意?他能指挥五十万大军?你们不觉得可笑?”朱棣将李景隆与汉高祖刘邦及韩信作对比。
郑海附和道:“殿下说得有道理。我看李景隆跟赵括一样,只会纸上谈兵。”
“没错!郑海说得是!”朱棣微微一笑,接过话题。
他继续说道:“以前,赵括只会熟读他父亲的兵书,却不知道变通。
赵国选他做统帅与秦国打仗,结果长平之战大败,被秦国坑死四十万赵兵。就李九江的才能,还不如赵括呢,让他统兵,必败无疑!”
张玉赞同道:“殿下分析是,李九江率领五十万大军,看似来势汹汹,其实那都是唬人的。只要能挫一挫他的锐气,只怕还不如耿炳文呢!”
“哈哈!确实如此!上次,老子差点就逮着耿老贼,最后被他溜了。这李九江小子兴许还不如耿老贼呢!”对于耿炳文的那一仗,谭渊意犹未尽。
朱棣点点头,对众位将领的反应很满意。
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,只有他们上套,他才好就像吹下去。
“本王坚信李九江必败,你们知道为什么吗?”
“为什么?”有人好奇地问了一句。
朱棣一脸自信:“因为李九江所率领的大军有五个致命的缺点,导致他们必败无疑!”
郑海装作一脸好奇地问道:“殿下,到底是哪五个致命的必败的原因?”
郑海的问题简直就是诸位将领的心声,他们都很好奇,到底李景隆为什么一定会败?
更让他们好奇的是,燕王竟然找出了整整五个原因。
“其一,古代兵书上说的领兵五要素,李九江都没有做到。”
“李九江领兵,政令不修,纪律不整,将士上下不团结,没有勇往直前的死志。”
五十万大军要是没有一点问题,那是不可能的,但在朱棣的嘴里,李景隆就兵书上的五要素都没做到。
这一点听上去有些牵强,但又不是完全捏造。
接着,朱棣又抛出第二个证据:“如今北方进入寒冷的冬季,李九江率领的南方士兵穿的衣物并不能防寒抗冻,冻伤是迟早的
。而且,他们的马匹没有多余的草料,士兵没有足够的粮食,这是他们必败的第二个原因。”
“第三点必败的理由是,李九江孤军深入,不注重考察地形,容易陷入危险;”
“第四是李九江贪婪,过于自负,在军中缺乏威信,也没有御下的指挥,他的军队不能令行禁止,更谈不上什么勇敢与正义。”
“第五,李九江任用小人,喜欢阿谀奉承,不能有些的节制军队。”
最后,朱棣总结道:“这五点,李九江都犯了,怎么看都没有一点胜算,他这是来送死!”
朱棣的分析极具迷惑性,看似面面俱到,其实也都是一些普通将领常犯的错误。
真真假假,虚虚实实。
谁都不能说李景隆没有上面五点问题,但要是深究这些问题,其实,谁统领五十万大军都有可能存在类似的问题。
只是,朱棣一下子抛出这些问题,众将领们一时间都挑不出毛病。
给众人的感觉就是:好像真的是这么回事!
别人吹牛是吹嘘自己,而朱棣吹牛是贬低别人,还鼓舞了士气。
朱棣手下的将领们一时间被五个理由折服了,这吹牛都不打草稿,一吹就能拎出五个证据。
墙,你可以不扶;但对于朱棣,你不能不服。
郑海心里暗暗发笑:朱棣的演讲水平太高了,整到现代绝对是个大师级的演讲水平。
朱棣的这番慷慨陈词,自然少不了郑海的启发,但朱棣的演绎与表达绝对是高水平的,
看到众将领一致认可的表情,朱棣最后抛出他的最终观点:“如果本王待在北平城,李九江必然不敢贸然前来攻打北平。”
“如今,本王带着你们前往支援永平城,李九江一听到这个消息,他必定前来进攻北平。当他攻城,攻不下,这时候,我们再回师攻击他的大军,前后夹击,那他这小子必败无疑。”
郑海再次站出来,抱拳恭维道:“殿下英明,这个计策实在是高明!”
老将军张玉也站出来,赞同道:“殿下,如果此计成功,我们必然可以打败李景隆。末将赞同殿下的决策。”
朱棣最后说道:“李景隆大军军纪涣散,即便前来进攻北平,也不可能全力进攻。因此,我们不如先解决掉永平城的危机。吴高胆小,一听到本王率军前来,他一定会撤退。”
众将都点头同意,纷纷表示,支持先援救永平城。
九月十五日,吴高听说燕王率军前来,果然望风而逃。
朱棣趁势派兵追击,大败吴高。
然而,解除永平之围后,朱棣并没有率军返回北平,而是继续往北,杀向了松亭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