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同志们,我买了最新的人民日报,今年高考政策出来啦~”
高栋梁一如既往的咋咋呼呼,让林珍娜对他学计算机这事始终持怀疑态度,总觉得那种专业性很强的纯理科,应该由性格更严谨一点的人去学才合适。
“我给你们念吧。”
肖弋一把抢过报纸,迅速阅览起来。
“各省市直辖区自主出题,自主批卷统计成绩,各高校按学生笔试成绩择优录取。”
“啥呀,就这么一句,人家写那老大一篇子呢!老肖你把报纸还我。”
“还有一句,咱们黑省算第二梯队,12月底才会进行考试。”
“谁是第一梯队?”
“京都、淞沪、津门、福建,其实还好,也没早几天。”
“哎呀呀,这大冬天考试多遭罪呢。
不对啊,十二月底考试,那啥时候开学啊?等明年九月啊?”
“不可能,冬天考试,开春入学。
看样子是要把一年的课程压缩在一个学期里学完,唉~头一个学期的课程不轻松啊。”
“那要不咱先别考了,等明年再说吧。”
林珍娜看他认怂觉得好玩,赶忙泼凉水:“明年更难,今年考不上的明年肯定接着考,而且明年新毕业的高中生又来了,你考得过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小孩儿吗?”
“哎呀~”高栋梁愁的狂抓自己头发。
“老高,林知青吓唬你呢,没有那么严重,要相信你自己!
这么的,咱俩从明天开始再早起一个小时,我就不信了,两个月的时间还不够咱俩把这几本书吃透的!”
林珍娜及时补刀:“是一个月零十七天哦~”
在东北插队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猫冬,整个冬天除了扫雪,几乎很少有强制性的集体劳动。
就算有也是算工分的,但林珍娜她们谁也不缺那点工分,所以从没在冬天上过工。
本来他们以为能安心复习的,没想到隔壁知青院的也不上工了,先是轮番来借复习资料,最近更是登堂入室,找各种理由来请教问题。
林珍娜冷着脸撵了几次,但她低估了这些人对高考的热情。
逼的她什么难听的话都说绝了,有一次把知青点那个最招人烦的负责人刘胜利都给骂哭了,可他擦干眼泪还厚着脸皮的来。
赵露西心软劝了两句,气的林珍娜半个月没跟她说话。
没那个能耐还想慷他人之慨,眼看高考在即,多浪费一分钟都是对自己的亏欠,多帮助别人一分更是自掘坟墓的行径。
她赵露西自己要是会讲题,愿意给那些人讲也就算了,可她自己也就是个考师范或者大专的料子,装哪门子的圣母心。
那说什么想帮忙的话,不就是让林珍娜去浪费那个时间嘛,真是好大一张脸。
经过这事,林珍娜更加确定要斩断和她的姻缘,原本下乡之前还想着把她调教好了,将来给自己做个随行秘书,或者管家之类的。
现在看来,阿斗就是阿斗,永远也扶不起来。
离高考还有半个多月的一天,林杰来了。
林珍娜吓了一跳,以为他又出什么事了,没想到竟是专程来陪她考试的。
可没过几天,她就发现不太对劲,林杰白天经常消失,只有晚上回来睡觉。
于是这天晚上,她把林杰堵在大门口不让他进去。
“老实交代,你到底忙什么呢?奇奇怪怪的,再这样你就回去算了。”
“我没忙什么,快让我进去吧,这大冷的天,哥都快冻感冒了。”
“行,你不说拉倒,我明天就上县里给爸妈打电话告状去。”
“别别别!
啧~其实我调到这边工作了,白天得上班。”
“啊?你在说什么胡话?难道...你退伍啦?”
林杰长舒一口气,无奈的说:“没有,出个临时任务而已。”
林珍娜忽然想起来一个地方。
“二三幺处?”
“嗯,再多不能问了啊,保密!”
“行吧,不问就不问,进来吧~给你煲了姜母老鸭汤,喝两碗暖喝暖喝。”
“就知道我妹妹最好了!那个,你跟郭...同志?”
“小姐姐给我写信鼓励我好好学习,考上大学,还托人给我买了海淀区的高考习题。”
“你俩关系处的挺不错的哈?”
“那当然了,肯定比跟你好,毕竟我比你招人喜欢多了。”
“漏风的小棉袄!”
林珍娜气得要死,他肯定早就调到县上来了,却等到快高考了才露面。
满心满眼只有他的工作,分明是没把自己当回事,活该他孤家寡人没人疼。
高考这天,阳光明媚,像是老天爷专门替这帮年轻人走后门一样。
考场是借了龙江县的高中和初中教室,为了支持这帮追梦的年轻人,学校特意免费提供了三天的煤炭。
林珍娜感叹这个年代人民生活不易,连最该无忧无虑的学生都要为了生活发愁,每天上课需要自己从家里带柴火来烧炉子。
中午不回家的,就自己带饭盒过来,把铝饭盒放在炉子上热热。
高考是早上九点开考,下午三点半结束。
大队长难得大方了一回,让自己儿子开着拖拉机接送知青们去县里考试,虽说大冬天坐敞篷拖拉机很冷,那也总好过起大早自己11路。
不过,林珍娜可不会让自己受那个委屈。
因为她推广大棚创收,和提前预防减产该种小麦的事,王解放有了耀眼的政绩,不需要林家那边出手就足以升官。
所以他十分感谢林珍娜,借车接送她考试这种小事,不需要考虑就可以答应。
林珍娜报的文科,第一天上午考政治,下午考史地,第二天考语文和数学,第三天上午加试英语。
高栋梁和陆家明报的是理科,只有第一天下午理科不考史地,考的是理化,其他都一样。
几个人分在了不同的考场,是真正的各自为战。
考完之后,把志愿填了,就只能静等通知。
其实这样没出成绩就报志愿的方式真的很坑,而且录取方式也不尽公平。
为了保障重点大学的生源,很多学生甚至没有报名那个学校,就莫名其妙被录取了,然后事后得到一句‘服从调剂’的狗屁解释。
报志愿的时候,林珍娜特意没在‘服从调剂’那栏打勾,就是为了防着有人篡改她的志愿。
更闹心的是,今年是高考恢复头一年,受地域、习俗、语言、气候等条件限制,大部分人报志愿都会选择家乡的学校。
另有一部分人,卯着劲儿的奔全国名校去,这也就导致清桦、北大、工大、复旦这些名校报名人数过多,而一些地方的学校生源不足。
咚咚咚~
“忙什么呢,林知青?”
“收拾行李呢,肖知青请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