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年文学网
  1. 少年文学网
  2. 其他类型
  3. 大明:让你上吊,没让你重建大明
  4. 第984章 刚阿泰奏功
设置

第984章 刚阿泰奏功(1 / 1)


紧接着,就是崇祯二年六月,袁崇焕悍然杀死了级别比袁崇焕还高一线的毛文龙。

(毛文龙不管文职还是武职都是正一品,袁崇焕正二品。

只不过自从土木堡之后,武将不值钱,袁实际地位更高罢了。)

三个多月后,清军第一次成功入关!

好了,利益集团的目的,终于达到了。

后金抢了那么多好东西,要不要找人销赃?

依靠那群山西老抠?

能销赃多少咧?

不得不说,这是好算计啊!

一环套着一环!

只可惜,袁可立的著作,几乎全都被焚毁,没人能够知道袁可立当时的心情了……

但是,我想,他应该是哀莫大于心死吧!

其后,崇祯数次相请,心灰意冷的袁可立,都拒绝了。

被背后捅刀了那么多次,再加上刘爱塔、张盘、毛文龙等人的死,袁可立怎么可能再次出山?

他能够完成自己政治抱负的基础,已经没了……

资本的排他性,使得袁可立想要挽救大明的可能,已经彻底断绝!

不管毛文龙如何不堪,他的作用是钉子啊!

这是“奇”啊!

没看到袁可立重用沈有容、张盘等人,依旧要扶持毛文龙吗?

(注:沈有容,明后期军事奇才,收复台湾第一人。)

就因为——在袁可立团体内部,毛文龙——正是那个奇!

而袁可立下台后,他的辽南布局,也可以看做一个奇!

然而,手下的接连死亡,堆塔政策已经深入朝廷官僚之心……

大明官场,已经将利益的吸管,插进了堆塔之中!

在这样的背景下,纵然天神下凡,也无法挽救了……

除非推倒重来!

袁可立想要施展抱负的土壤,没了!

或者说,袁可立想要挽救大明的最后窗口期——关上了。

袁可立的心死了……

崇祯只得在有了大事时,秘密写信,请教于袁可立。

崇祯六年,就在大明和郑芝龙联军150余艘战舰,大败荷兰人,也就是料罗湾大捷的稍后——

好家伙,还有能力跳腾啊?

看我的!

于是……

毛文龙遗部又被彻底玩坏!

一出登莱兵变东江镇诸将叛逃,将袁可立的毕生心血,全部毁于一旦。

当年冬十月十一日,心力交瘁的袁可立,被气死在老家河南睢州。

实际上,从战略本身来分析,袁可立的下台,就足以证明大明朝堂的自检机制,已经完全无用了。

在逐利集团把握朝政的情况下,谁想挽救大明,谁就是官场公敌!

这就是崇祯破格启用一个,就被“战死”一个的原因。

不是崇祯启用的那些人无能,而是利益集团不让他们挽救大明啊!

只有大明流血,才有了利益。

简单的一句话——养寇自重罢了。

……

袁可立下台后,李永芳才被再次启用。

李元芳不但死心塌地的帮助清廷,甚至就连自己的儿子,也全部起了女真人的名字!

甚至,投降时已经成年的儿子,也全部改了名!

刚阿泰是李永芳的第三个儿子。

这个家族是铁杆汉奸,深得多尔衮的信任。

于是,在最重要的第三道防线上,多尔衮让他防守了重中之重的密云。

密云在白河的上游,只要守住了这里,多尔衮南迁的计划,就能顺利实施。

张罗辅逼近怀柔,又立即远遁,刚阿泰看到了机会。

坐镇密云许久,已经知道大明野战能力的他,本来是不敢援助怀柔的——他怕被张罗辅围城打援了。

正是张罗辅的一触即离,成功调动了刚阿泰。

得到张罗辅直奔昌平而去后,刚阿泰立刻亲自领兵,准备严守怀柔。

只要怀柔这个第三道防线的中心城池不丢,多尔衮交给他的任务,才有了完成的可能。

他得到怀柔求援的消息,本来是不打算援助怀柔的。

然而,当刚阿泰得知张罗辅南下攻打昌平,还以为张罗辅要去走了李来亨的老路。

自以为已经安全的刚阿泰,立刻派遣大军,准备援助怀柔。

同时,大军还未出城呢,就给多尔衮写了一封请功的奏疏。

他在信中说:

“大清皇父摄政王主子爷殿下,奴才刚阿泰,问主子爷金安。

奴才得知怀柔遇险,当机立断,在尚未得到求援的时候,亲率大军援助。

启禀大清皇父摄政王主子爷殿下,您最忠心的奴仆刚阿泰,亲自冲锋,在明军中杀了十进十出。

托主子爷洪福,兀那领军的伪明大将,更是被奴才斩落马下。

此,都是主子爷英明神武,得天之眷的功劳。

只可惜,奴才福薄,此等大功,奴才竟然无福消受。

纵然主子爷天威盖世,将那厮逼落马下。

奴才刚想以竟全功……

却被明将亲兵冲散。

还请主子爷治奴才失手之罪!

主子爷明察秋毫,奴才实坐骑不支,这才被明将逃了生路。

若非那厮亲卫拼死相救,奴才早已为我大清再献伪国伪将首级。

只可恨,兀那明将命大,奴才想要为皇父摄政王主子爷,献上贼将脑袋制作酒杯的心意,功亏一篑。

还请主子爷责罚奴才……”

刚阿泰还未离开密云城呢,报功的捷报,就已经发往了通州。

而刚阿泰手下的一众满洲军官,竟然对这毫不惊奇。

实际上,在后金、清初,甚至清军入关之后,更甚至到了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时,清军内部,依旧有大量权贵认为清军入关,就是为了抢劫而来的。

在三藩之乱的时候,满洲权贵,甚至还提出了退回关外的主意。

而这个态度的秉持者,甚至包括了顺治皇帝。

郑成功发起长江战役的时候,顺治哭喊着要退回关外。

被孝庄一顿责骂,说他还不如多尔衮之后,感觉自尊心受挫,丢了面子的顺治,又吵闹着要御驾亲征。

毕竟,杀了多尔衮,还将人家挫骨扬灰,自然要全面超过多尔衮才行。

要是连多尔衮都不如,那不是证明福临心胸狭窄不能容人了么。

……

这可是记录在清朝自己修著的史书中的事情。

“我大清”本就是强盗集团,内部的条框,自然就没有那么严密。


设置
字体格式: 字体颜色: 字体大小: 背景颜色:
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