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年文学网
  1. 少年文学网
  2. 其他类型
  3. 大明:让你上吊,没让你重建大明
  4. 第431章 所谓众正,专门不干人事
设置

第431章 所谓众正,专门不干人事(1 / 1)


为了完成承诺,也出于对“正统”的惧怕。

江南豪绅做出了牵制朱由检,等多尔衮收拾了李自成,再与大清联手干掉朱由检的计划。

多尔衮的信来了,士绅集团动弹了!

一时间,前些时日还处处叫苦,声言库房没钱,收不上税的江南各地,纷纷将税银解送南京。

不过短短半月,运输到南京库房的银子,超过了一千三百万两……

而之前……

朱由菘穷的连十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。

闫立新:《清朝与弘光朝税收政策的得失比较研究》中,明确指出,他研究了弘光朝的工部、户部上疏奏章后,得出这样一句话:

1644年11月,弘光帝的国库——

只有白银一千零几两!

而需要支出的军饷,单月高达二百二十五万有奇。

……

甚至,因为发不出军饷,导致高杰、刘泽清、刘良佐先后洗劫各地……

是江南没钱吗?

不是!

当年税收照旧收取了。

这些钱,被卡在了地方!

而卡它们的人——官员豪绅阶级!

换句话说,也就是充斥弘光朝堂的众正们!

若是这些一手执掌朝政的大佬们,但凡不卡了地方税银……

大兵抢掠地方,这样的惨剧,也就不会发生了。

就是这么一群混蛋,当收到多尔衮的回信后,立马将卡住的税银,又解送南京了!

这就是众正之名传万古的东林、复社!

历史上也是这么干的,不同的是,最后解付南京的税银,没有这么多。

……

朱由菘的登基继位诏书中,明确表态朱由检给各地减免、豁免、蠲免(juan)的税收政策,他依旧承认,这些地方照例享受或是全免、或是半免、或是积年旧账不追究、或是免三年、或是免五年……的税收优惠。

同时宣布废黜三饷里的辽饷。

没几天,朱由菘再次下旨,废黜练饷。

也就是说,在最高的中央阶层,三饷只剩下了剿灭农民起义的剿饷。

这就是被黑成了“昏庸无能”形象的弘光帝朱由菘,所做的!

颠覆认知不?

朱由菘的作为,那特么就是明君该有的啊!

然而实际情况, 却是——执掌了朝政大权,代表了“民意”,高喊着自己“正人君子”的东林、复社等官僚集团、官绅集团……给黑出屎来了!

对百姓的税收一切照旧。

上面的皇帝减轻了税收……

下面……老百姓该交多少还交多少!

官老爷们是“众正”,又不是你“福王之子”,哪管你朱由菘说了啥……

荒唐不?

然而,遍观历史,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!

从古到今,不绝于书,也不会断绝……

大洪水那一年……

朱总好啊,给咱们灾区免了税。

多好的事啊!

上面的眼里是有咱小百姓的啊!

是不是?

国家在乎咱小百姓啊!

但是,传声筒是人,不是机器……

我家那片,都还被逼贷款交税了呢!

还特么用的是贷款建房的名义,来预交来年税收!

就这个理由,当年高度统一!

不管是我们豫西南那边,还是淮河那边,都是这样的套路。

(这件事被拍入了《走进八里堡》)

这还是现代,更何况是古代!

……

这是上下,那么中间的这些钱呢?

呵呵……

闹上了j点ft的大洪水预缴税,不了了之。

税收款被中饱私囊,不纳入国库——

你们说明朝这群权力更大的“众正”官僚集团,会做什么?

钱给朱由菘?

想屁吃!

那我们干嘛还要冒着被罢官的风险,卡朝廷脖子呢?

还给百姓?

滚犊子!

那我们干嘛要辛辛苦苦的收上来!

……

揣在自己兜里,嫖几个名妓,她不香么?

……

前面讲过明朝中央正税,约为三十税一,一亩地也就相当于五斤二两一钱九分的粮食。

加了三饷之后,最顶峰时期,每亩地总计纳税7.982斤粮食。

这是正税,此外还有秋赋、人丁、徭役等,这些中央税种不提。

至于地方附加的各种杂税……

说实话,我们不能因为某个人贪赃枉法,就一棍子打翻一船人吧?

也不能拿着某一时期,来以偏概全吧?

研究历史,最忌双标啊!

昨天我和江苏那边一个纪委的副处聊天,他也是个历史作者,他告诉我清朝税收很轻,明朝税收很重,宋朝被安南按在地上锤,让我下一本也写宋朝……

我就纳了闷了,清朝税收是按照万历年间的标准来计算的。

而且,言之凿凿所谓的废除三饷,不但没有废除,还将辽饷编入正税之中。

就是那个臭名昭著、最爱被引用的——明朝末期“亩加九厘银”。(重量单位:斤、两、钱、分、厘,一厘等于千分之一两。)

这东西,从原本的“临时税”,变成了正税!

这就是清朝税收!

却不知这所谓的轻——轻于何处?

当然,有人要拿雍正那总共实行了十来年的“摊丁入亩”来说事……

哦,连定义都搞不懂,就来狂吠了?

丁税:自春秋齐国《编户齐民》之后,就开始征收的人丁税!

按照惯例,不计人数,只计丁口么!

丁:16--60岁男丁,这就是生了儿子叫添丁的缘由。

口:成年非老幼女性,一般13--60岁,这就是为什么生了女儿叫进口的原因。

丁口,是截止清朝改制以来,统计人口的办法。

换句话说——没有长大成人的孩童、丧失了劳动能力的老年人,是不计算在内的。

这些壮年,会被征收了“丁税”。

也就是人头税。

所谓摊丁入亩,是将单独收取的“丁税”,加在了田税里面!

本质上只是税收的合计并项。

摊丁入亩,并没有取消丁税!

这就算了,乾隆一上台,就给废除了,不但加入田税的“丁税”没扣除,反倒是重新征收丁税!

换句话说,丁税收了两遍。

明末有三饷,这是事实!

说清朝税收低的,绝对不敢提清末——自从1840之后,清朝那是变着花的搞税收种类啊,到了太平天国之后,更是十里地就一个税卡!


设置
字体格式: 字体颜色: 字体大小: 背景颜色:

回到顶部